第(3/3)页 “行。” 李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,创族毕竟是新北本地企业,恰逢老板又愿意扶持本地人才——临江有不少企业家都有这种情怀。 加上新北市官方也给了不小的支持,创族才能给出实验台这种条件。 “本地”也算是李颜该攥在手里的强大竞争力。 他越发觉得自己选择留在新北中学上华大少年班的决定是正确的。 就看这个少年班是怎么一个规格了,还有继续讨价还价的空间。 赖一宁跟贺子翔把题目升级为plus版本又丢回给老师,按理说倒也不是什么头大的事情。 解答得了就费点脑细胞,解答不了就“这种题目竞赛不会出的”。 尴尬的点就在于,四个孩子会绞尽脑汁想出答案,然后再给刚刚选择了逃避的老师看看。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啊。 答案都摆在你面前了,是对是错总得有点指导意见吧。 于是老师们每天的备课就成了一件颇有压力的事情。 当然,往好了说这叫学生与老师互相促进,共同进步。 就是这么培训了一个多月,老师们竟然逐渐被李颜带歪了,九个人天天讨论得热火朝天,压根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。 也算是一种难忘的体验吧。 12月15日,又一年生日,qq跟微博噼里啪啦冒出来一堆生日祝福,让不喜欢也不习惯过生日的李颜非常不适应。 不管怎么说,被人挂念总是幸福的。 韦韵之没有说生日快乐,而是发来了一张去年今日蓝裙翩翩的照片。 几乎就是李颜画画时脑海里场景的复现。 “怎么会有这么高清的照片?”李颜问。 “那天我们学校来了摄影社的。”韦韵之答,“这张被我收了,不给他们发出去。” “那现在?” “生日礼物嘛。” 真的是…… (本章完) 第(3/3)页